第769章 让人无法忽视的幼军一系-《三国之西凉兵王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道理是如此,可幼军是一个特殊群体,主体是失孤孩童,因为平城、晋阳都有董部义从精锐坐镇,天下虽乱,并州却是最为安定的地方,即便有些家庭没了男人,孤儿寡母也因家中分了些田地而活命,也能用平城送过来的棉花织布挣钱。

    从冀州逃亡并州的百姓,他们没有田地耕种,但只要愿意北上雁门郡,只要前往漠南、漠北草原,他们都能获得活命机会。

    正因这些政策,并州境内的生存环境要好得太多,产生的孤儿也少,送入雒阳的幼军主要是雁门郡的汉民娃娃,他们的父兄叔伯是董部义从的骨干,进入雒阳也是期望获得董虎的青睐,与他们的长辈一样,想要闯出一个模样来。

    并州送入邙山兵科学院的娃娃大多不是孤儿,是董部义从中豫州黄巾军一系的年轻儿郎,但凉州幼军就完全相反,韩遂、马腾那帮家伙在凉州祸祸了数年,对凉州的伤害极大,造成了仅难民一般的妇人、孤儿就有十万之多。

    战争极为残酷,但真正死伤最大的却是男人,顺来逆受的妇人反而占据绝对数量,其次是五岁以下的孩子,是在凉州战乱期间生下的孩子,没人知道孩子的父亲是谁,哪怕他们的娘亲也不清楚,而这……就是战争。

    战乱对凉州造成的伤害不是简简单单一句话语可以说得清楚,遗留下来的孤儿寡母很多,形成了很多没有青壮男人的寡妇村。

    寡妇村是弱势群体,没有青壮男人,耕种困难些还算不得什么,主要是凉州易乱,地广人稀,杀人越货者比比皆是,若没有强者保护,寡妇村很容易成为掠夺的对象,但寡妇村内有很多年幼娃娃,也就成了董部义从重点保护的幼军村。

    什么样的将领带什么样子的兵,董虎喜欢收养年幼失孤的娃娃,从小到大收养了几百名弟弟妹妹,别说临洮人了,就是整个陇西郡人也都知道这些,随着他的崛起,凉州人也都知道虎王大王的心善。

    在凉州真正大乱后,临洮乡亲,甭管是汉民还是羌民,全都撤入了河湟谷地,而这些撤离的基本上都是些老弱妇孺,青壮男人大多都成了佣兵,或是前往了中原与豫州黄巾军干仗了,正因这个缘故,在董虎领兵夺回凉州后,临洮乡亲虽然从河湟谷地跑了出来,但大多都留在了凉州本土,成为了凉州权贵中一员。

    临洮人因董虎的崛起而成为凉州的上层权贵,哪怕他们没有成为官吏也是尊贵的老爷,他们以临洮人而骄傲,自然而然的百般维护董虎的名誉,若一日不开口“虎娃怎么样怎么样”的,好像就不能在人前证明自己是临洮人似的,正因这个原因,临洮人也都本能地倾向于照顾一些存在大量孩童的寡妇村,也不知是什么时候开始的,寡妇村就成了幼军村,被划入了董部义从军方的附属村落,村落里的娃娃受到的教育也多。

    凉并幼军军事化教育程度高,董部义从以及管辖地域内的官吏都有一些鼓励教育的硬性考核,官吏、将领都要定期抽出时间来教导孩子们或兵卒读书识字,哪怕三心二意糊弄人,也必须做出一些样子,否则就别想过了年底考核这一关。

    再加上谁都知道董虎的癖好,各县官吏、军中将领也不敢太过疏忽辖区内的“幼军院”事情。

    董虎的态度决定了一切,他喜欢干干净净的娃娃,喜欢培养他们,愿意给更多历练、上位机会,以至于幼军一系迅速崛起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