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百零三章,世事无常-《三国郭嘉,开局刘备重生来招揽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按照一个谋主的角度,这种任性的行为并不明智。可若是站在一个人的角度,付出了一切却被猜疑,这无疑是十分伤人的。

    “主公,万万不可轻信此言,也许是军师眼见事情败露,欲反其道而行之。”李肃进言。

    虽然被李儒看得心里发毛,但他还是硬着头皮开口了。开弓没有回头箭,如果不能坐实李儒叛徒的身份,死的一定会是他!

    既然选择了这条路,就只能一条道走到黑。

    董卓被他提醒后,又追问道:“文优,咱问你,当初伱既然已经知道贾诩之才,为何不向咱举荐?”

    这个问题来自李肃半道上进的谗言,却又不全是出自他之手,确切的说,他只是一个传声筒。

    利用贾诩的事打击李儒,这是郭嘉的计策,那时也曾开玩笑的询问贾诩的意见,后者却是欣然应允。

    如今各为其主,岂能顾及旧情?

    贾诩同样很清楚,李儒活着,他们的很多手段就会难以施展,何况这招离间计针对的不仅仅是李儒。

    事实上,李儒也的确被这一招难住了。

    他总不能直言相告,贾文和看不上你董卓,不举荐也有我本人的私心,避免被贾诩盖过风头。既然他贾文和想韬光养晦,那我便顺水推舟,让其继续隐藏。

    “贾诩此人喜欢蛰伏,不愿扬名天下。”左思右想后,李儒给出这一答案。

    “那他为何去了刘备麾下,便不再蛰伏?”董卓继续追问。

    这话再次让李儒难以回答,总不能说你还没有获得贾诩的认可吧?

    可以预见,以董卓的性情,若是实话实说,他必然会恼羞成怒。

    正待回答,却又听李肃说道:“军师莫不是故意让贾文和投向刘备,好为自己准备退路吧?”

    “哦?在下也有一问,刘备究竟给李将军许诺了什么赏赐?”

    事已至此,李儒已经能确定,李肃必然已经倒戈,否则绝不会如此想要置他于死地。

    李肃心头一跳,他没想到李儒会这么快洞悉,让他有些猝不及防。

    他的确已经投向刘备,李儒的项上人头正是他的投名状,也是晋身之姿。

    除此之外,还要借李儒之死挑拨董卓与韩遂之间的关系,如果这些事能够办成,刘备许诺的“侯爵”就会实现。

    至于他是如何与刘备取得联系的,这就不得不提起他的少年好友,人中吕奉先了。

    世事总是如此奇妙,前世吕布是在李肃的蛊惑下杀死义父,投向丁原。如今在刘备和郭嘉的影响下,却变成了吕布蛊惑他。

    这也许正是“天道有轮回”吧!

    不过有些人似乎天生就是吃这碗饭的,虽然被李儒点破,但李肃很快稳住思绪,嗤笑道:“军师这是眼见事情败露,想要祸水东引不成?”

    李儒冷笑道:“我与韩遂素不相识,你觉得此事可信么?”

    “这倒也未必,也许军师和韩遂有共同利益。据在下所知,军师在月前已经偷偷将家眷送出长安城,看来是有所图谋。”

    李肃话里话外无一不在暗示,李儒这是要勾结韩遂倒戈,将董卓的人头作为投向刘备的晋身之姿。

    李儒大怒:“李肃,你竟敢动吾家眷!”

    他心知肚明,这又是出自刘备的手笔,要么是李肃的人,要么就是那蛰伏的锦衣卫。

    董卓的脸色已经彻底阴沉,他本就因为李儒近来屡次失手而不满,如今又是证据确凿,压抑的情绪瞬间爆发:“来人,将李儒押下去。”

    李儒心中失望至极,但还是劝道:“主公,绝不可轻信李肃此人,若是与韩遂反目,受益的必然是刘备。”

    “事已至此,你还敢为他开脱,带下去!”

    俗话说,忠言逆耳。

    董卓原本就对韩遂不明不白的落败而心存不满,如今被李肃这么一挑拨,愈发怀疑今日之败是因为内部有叛徒。

    李儒这苦口婆心的劝告,在他听来却是维护同谋。

    李儒被士兵带下去后,董卓又看向李肃:“你所言可属实?”

    因为连番失败,多年基业正被逐步蚕食,他现在看谁都像叛徒。

    李肃一脸义正言辞道:“末将对主公忠心耿耿,日月可鉴。如今证据确凿,主公难道还认为末将是在诬陷李儒吗?”

    “如果末将猜得没错,韩遂此时已经和刘备暗通款曲,若不加以防范,我等只怕是回不了长安!”

    董卓盯着他看了许久,忽然露出笑颜。

    “你说得对。”

    也许这个时候,顺着董卓的心思去说,才能获得他的认可。李儒不是不懂,而是不能这么做。

    唇亡齿寒,如果将韩遂推向刘备,他们就真的彻底没有机会了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