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816章 取士難-《我老爹是叫門皇帝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“首輔大人,你覺得朕的提議如何啊?這樣,大明也就不會出現取士艱難這樣的事情了。”

    朱見深能不生氣呢,他眼前的御案有些重,還造價不菲,不然他肯定會重現烏鴉哥名場面,一把掀翻,而后冷冷的說道:“取士艱難,那就不取了,朕他媽舉孝廉……”

    聽完皇帝陛下的話后,李賢表示很慌亂,這自己就這樣一說,咋還要走歷史倒退了。

    明眼人都知道舉孝廉已經是落后一千年的制度了。

    舉孝廉雖然在兩漢之時,是一項不錯的選拔官員人才的手段,可歷史在進步,人的思想在進步。

    現在這個制度已經完全不適應此時的局面了。

    而舉孝廉是在漢武帝以后,察舉一途正式成為入仕的先要條件。

    而且經過了很多次的變革,之前是每個郡國每年可以舉薦一人,入朝為官,而后發現有些不公平,郡國之間的人口相差太大,便在東漢和帝永元之際,進行了第一次改革,人口滿二十萬每年舉孝廉一人,滿四十萬每年舉孝廉兩人,以此推之;人口不滿二十萬,每兩年舉孝廉一人;人口不滿十萬,每三年舉孝廉一人,當然對于邊疆地區,特別是少數民族雜居地區,也有優待寬制,漢和帝下詔,對幽州幽州、并州、涼州的邊郡地區,人口滿十萬每年即可舉孝廉一人,不滿十萬每兩年舉孝廉一人,五萬以下每三年舉孝廉一人。

    當然在后續的發展中,不管是偏遠地區的孝廉,還是繁榮的中原所舉孝廉,皆是世家子弟。

    若是換作現在科舉制度,是根本就不會出現可以跟劉氏掰手腕的四世三公袁氏,也不會有什么四世三公的弘農楊氏……舉孝廉的制度在長期的發展中,會供養出一個又一個影響整個天下局勢的大家族,他們合理利用制度,合理卡bug,讓自己的家族越來越強大。

    朱見深說完話后,整個乾清宮很是寂靜。

    雖然徐有貞低著頭,可眼睛卻在不停的打轉,也有些控制不住自己想笑出聲音的沖動。

    他將自己這一輩子的傷心事,都回想了一遍。

    求學的艱難。

    母親,父親的相繼去世。

    兒子的背刺。

    諸多難過的事情,在這一刻,并不能完全的壓制住他亢奮的心情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