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五十一章 太谦虚啦!-《三国:我才不想在乱世谈恋爱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或许有,比如袁绍年幼时便为郎,弱冠即出任濮阳县令,可谓踩着点升官,但那是袁杨那种家世才有的待遇。

    正当东观陷入沉默的时候,王允带着孙资出现了。

    东汉时尤其注重乡党情谊,两人都是太原郡人,孙资一介孤儿之所以能拿到太学的入学名额,其中就有王允的功劳。

    历史上孙资更是因为王允的赏识,直接以孝廉的身份被举荐为县令,踏上仕途——连袁绍都要幼时当郎官刷工龄才能当县令,孙资轻轻松松做到了。

    非要说仕途起点的话,孙资的起点才是正常人想象不到的高。

    而王允此前送孙资入太学,未来还会举荐他当县令,这样不遗余力的提携,说明两人关系无比密切,考虑到孙资此时年纪尚小,说是情同父子都不为过。

    “连司空府都不想去,子茂看来是想来我尚书台受罪了!”

    王允凑趣道。

    偶遇了孙资,才知道自己看重的同乡后辈居然是徐嘉树的学生,来到东观看到这一幕,他便顺手卖蔡邕一个人情。

    徐嘉树连忙推辞——郎中挺好的,真的。

    名利于我如浮云啊!

    可东观中人只道这小子在谦虚,几个艳羡的老儒生打趣道:“徐博士弱冠之年就能当上尚书郎,可真是让人羡慕。”

    “王司徒慧眼识英才!”

    ......

    这下完蛋了。

    当尚书郎有几个问题:一是见不到小皇帝,或者说,至少没有机会单独相处,这意味着无法得到士孙瑞的帮助。

    二是不像侍中庐或者东观在内城的角落里,尚书郎是要频繁在整个内城走动的,这样一来,难免会遇到嘉德门的守卫。

    到时候一个脸熟的郎官突然说自己是李儒的秘使,别人信不信还两说。

    徐嘉树一阵苦恼——好不容易模拟出了一个百分结局。我只想照着把刘营救出来,怎么突然就变成这样了呢?

    难道太优秀,也是一种错?


    第(3/3)页